作者文章归档:苏树华

高校教师,男,出版专著有:《中国佛学各宗要义》《洪州禅》《中国宗教与人生修养》《释禅波罗蜜译释》《悟心归元》《明心见性》《大话佛家智慧》《大话六祖坛经》《中韩禅学》等。发表论文20余篇。
    上世纪九十年代,随元音老人修习心地法门。2000年,考入南京大学攻读中国哲学博士学位,主攻中国佛学。2007年8月至2008年8月,应邀在韩国首尔大学做访问学者,研究中韩禅学。现在,在高校教授中国佛学方面的课程,在社会上,传播中国文化,实证自心实相,不定期地举办“克期求证”,以期达到明心见性、圆成佛道的圣贤文化目的。

三十四、闻名得忍愿


 

三十四、闻名得忍愿

【原文】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闻我名字,不得菩萨无生法忍[1]诸深总持[2]者,不取正觉。’

【章旨】

念佛观音,至心专注。如此而观,皆证无生。

【译文】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众生,闻我名字,皆得无生法忍,皆得甚深总持。若不如是,则非正觉。’

【释义】

经云:“闻我名字”,“皆得菩萨无生法忍诸深总持”。既然闻我名字的人,皆得无生法忍,那么,我们每天念佛,每天听到佛的名字,我们为何未得“菩萨无生法忍&...

Read more

三十三、蒙光柔软愿


 

三十三、蒙光柔软愿

【原文】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蒙我光明,触其身者,身心柔软,超过人天。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章旨】

智慧光明,普照十方。受此光照,习气消融。

【译文】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恒沙众生,蒙我光明,照触其身,即得身心柔软,超诸人天。若不如是,则非正觉。’

【释义】

问:如何是“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

答曰:这里所说的“十方”,也不是物理虚空的“十方”,而是自性妙体的“十方&...

Read more

三十二、宝香妙严愿


 

三十二、宝香妙严愿

【原文】

‘设我得佛,自地以上,至于虚空,宫殿楼观,池流华树,国土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杂宝百千种香而共合成,严饰奇妙,超诸人天。其香普熏,十方世界。菩萨闻者,皆修佛行。若不如是,不取正觉。’

【章旨】

功德法香,普熏十方。受此熏陶,皆修佛行。

【译文】

‘我作佛时,自地以上,至于虚空,宫殿楼观,池流华树,国土万物,皆以无数珍宝、百千种香共同合成,奇妙庄严,超诸人天,香气遍熏,十方世界,菩萨得闻,悉皆修行。若不如是,则非正觉。’

【释义】

问:如何是“无量杂宝”?...

Read more

三十一、照见十方愿


 

三十一、照见十方愿

【原文】

‘设我得佛,国土清净,皆悉照见十方一切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界,犹如明镜,睹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章旨】

悟得自性,朗现十方。若不如是,则非正觉。

【译文】

‘我作佛时,国土清净,照彻十方,无量佛土,犹如镜中,照见己面。若不如是,则非正觉。’

【释义】

心性光明,本来普照。犹如日光,普及十方。犹如圆镜,遍现万相。这个普照十方、遍现万相的心性之光,本然如是,不属修成。若言修成,则修成还坏。世人修行,只须识得此心,只须融入此心。融入此心时,自然普照十方,则自然遍含万相。...

Read more

三十、慧辩无限愿


 三十、慧辩无限愿

【原文】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智慧辩才,若可限量者,不取正觉。’
【章旨】
智慧通达,无所障碍。若不如是,则非正觉。
【译文】
‘我作佛时,国中菩萨,智慧辩才,不可限量。若不如是,则非正觉。’
【释义】
问:如何是智慧辩才,不可限量?是口才胜过他人吗?
答曰:智慧辩才,不是口才胜过他人。若是口才胜过他人,那么,辩论大赛的第一名,便是国中菩萨。岂有此理?
悟了自性,随缘应用,纵横自在,是名智慧辩才,不可限量。
悟了自性,妙用无穷,起应万机,是名智慧辩才,不可限量。
若用教下的话说,法界万...

Read more

二十九、诵经得慧愿


 

二十九、诵经得慧愿

【原文】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若受读经法,讽诵持说,而不得辩才智慧[1]者,不取正觉。’

【章旨】

不拘一格,尽显自性。若不如是,则非正觉。

【译文】

‘我作佛时,国中菩萨,受持读诵佛经,讽咏宣说佛法,皆得辩才无碍。若不如是,则非正觉。’

【释义】

问:如何是“受读经法”?

答曰:国中菩萨,“受读经法,讽诵持说”,不是像世人想象的那样,手捧佛书,念念有词。极乐国土的菩萨,有无量无数之多,若是国中菩萨,皆手捧佛书,读诵经典,那么,极乐国土那...

Read more

二十八、道树高显愿


 

二十八、道树高显愿

【原文】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乃至少功德者,不能知见其道场树[1]无量光色,高四百万里者,不取正觉。’

【章旨】

得见自性,无量光明。若不如是,则非正觉。

【译文】

‘我作佛时,国中菩萨,乃至少功德者,皆见道场树无量光色,高拔四百万里。若不如是,则非正觉。’

【释义】

问:什么是道场树?是寺庙里种的树吗?是印度的菩提树吗?树木怎么会放光?

答曰:道场树,就是菩提树,然而,却不是木头树。道场树,或曰菩提树,这是个比喻,比喻我们的智慧。道场树的无量光色,就是智慧的无量光色。

智慧之光,不...

Read more

二十七、一切严净愿


 

二十七、一切严净愿

【原文】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一切万物,严净光丽,形色殊特,穷微极妙,无能称量。其诸众生,乃至逮得天眼,有能明了,辩其名数者,不取正觉。’

【章旨】

自性法身,无上庄严。若不如是,则非正觉。

【译文】

‘我作佛时,国中人天,一切万物,清净庄严,形色殊胜,妙不可言。一切众生,纵有天眼,不知其数。若不如是,则非正觉。’

【释义】

从主人上立意,自性即我,我即自性。从居住上立意,自性即国,国即自性。我全身即国,国全体是我,是故自性清净,即我清净。我清净故,则国中人天,悉皆清净,国中万相,悉皆清...

Read more

二十六、那罗延身愿


 

二十六、那罗延身愿

【原文】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得金刚那罗延身[1]者,不取正觉。’

【章旨】

自性作身,寿量无涯。若不如是,则非正觉。

【译文】

‘我作佛时,国中菩萨,皆得金刚不坏之身。若不如是,则非正觉。’

【释义】

金刚,是个比喻,比喻法身不坏。那罗延,印度神话中的大力神。佛教借用“大力神”这个概念,比喻法身的力大无比。“金刚那罗延身”,就是不生不灭的自性法身。

自性法身,不生不灭,不成不坏。回归自性法身的人,以自性法身为自身,假名得到了金刚那罗延...

Read more

二十五、演说妙智愿


 

二十五、演说妙智愿

【原文】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能演说一切智[1]者,不取正觉。’

【章旨】

回归自性,尽显智慧。若不如是,则非正觉。

【译文】

‘我成佛时,国中菩萨,善于演说一切智慧。若不如是,则非正觉。’

【释义】

问:如何是“演说一切智”?

答曰:国即自性之国。国中菩萨,即是自性之国中的菩萨。回归了自性的人,他所展现出的一切,皆是自性的流露,皆是法身的变化。自性流出一切万法,自性流出一切智慧,教授一切菩萨,是名国中菩萨演说一切智。回归了自性的人,他以自性作自己。这个自性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