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苏树华

高校教师,男,出版专著有:《中国佛学各宗要义》《洪州禅》《中国宗教与人生修养》《释禅波罗蜜译释》《悟心归元》《明心见性》《大话佛家智慧》《大话六祖坛经》《中韩禅学》等。发表论文20余篇。
    上世纪九十年代,随元音老人修习心地法门。2000年,考入南京大学攻读中国哲学博士学位,主攻中国佛学。2007年8月至2008年8月,应邀在韩国首尔大学做访问学者,研究中韩禅学。现在,在高校教授中国佛学方面的课程,在社会上,传播中国文化,实证自心实相,不定期地举办“克期求证”,以期达到明心见性、圆成佛道的圣贤文化目的。

十四、声闻无数愿


 

十四、声闻无数愿

【原文】

‘设我得佛,国中声闻有能计量,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众生缘觉[1],于百千劫悉共计挍知其数者,不取正觉。’

【章旨】

自性声闻,无量无数。若不如是,则非正觉。

【译文】

‘我作佛时,国中声闻,无量无数,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悉成缘觉,如此众多的缘觉,于百千劫中,寻思共推国中声闻的数量,亦不知其数。若不如是,则非正觉。’

【释义】

问:如何是“国中声闻”?

答曰:国,是个表法,表“自性净土”,或曰表“悟后的心灵世界&rdqu...

Read more

十三、寿命无量愿


 

十三、寿命无量愿

【原文】

‘设我得佛,寿命有能[1]限量,下至百千亿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觉。’

【章旨】

悟道之人,不生不灭。若不如是,则非正觉。

【译文】

‘我作佛时,寿命无限。若不如是,则非正觉。’

【释义】

问:如何是寿命无限?

答曰:经中所说的寿命无限,不是说某个人永久地活着,也不是说某个宗教偶像永久地活着。这里所说的“设我得佛”,寿命无限,是指这个“佛”寿命无限。

问:如何是这个“佛”?

答曰:这个“佛&rdq...

Read more

十二、光明无量愿


 

十二、光明无量愿

【原文】

‘设我得佛,光明有能[1]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章旨】

悟道之人,光明遍照。若不如是,则非正觉。

【译文】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照彻十方,诸佛国土。若不如是,则非正觉。’

【释义】

问:如何是佛教所说的光明?

答曰:佛教所说的光明,不是物理学意义上的光明,而是心性学意义上的光明。物理学意义上的光明,是指眼根所对的色尘。譬如,阳光,月光,灯光,诸多事物的形相,等等。心性学意义上的光明,是指透过眼、耳、鼻、舌、身、意而觉察万相的心灵之光。譬如,我们能见...

Read more

十一、住定证灭愿


 

十一、住定证灭愿

【原文】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住定聚[1],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

【章旨】

悟道之人,念念在定。若不如是,则非正觉。

【译文】

‘我作佛时,国中人天,皆住正定,直至涅槃。若不如是,则非正觉。’

【释义】

问:如何是定聚?

答曰:定聚,即正定聚,三聚之一。三聚。一、正定聚。正定聚,必定往生。二、邪定聚。邪定聚,不得往生。三、不定聚。不定聚,有缘则得往生,无缘则不得往生。这个“聚”就是聚集,就是很多的意思。正定聚,就是无量无数的正定。

问:何以有这么多的正定?...

Read more

十、不贪计身愿


 

十、不贪计身愿

【原文】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若起想念,贪计身[1]者,不取正觉。’

【章旨】

悟道之人,心无挂碍。若不如是,则非正觉。

【译文】

‘我作佛时,国中人天,不起贪心,不计人我。若不如是,则非正觉。’

【释义】

问:如何是“起想念,贪计身”?

答曰:“起想念,贪计身”,就是执着我相,贪着我所。

所谓我相,并不是特指这个四大色身之“我”,而是指这个“能所相对”的“能”。这个&...

Read more

九、神足无碍愿


 

九、神足无碍愿

【原文】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得神足[1],于一念顷,下至不能超过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章旨】

悟道之人,运念无碍。若不如是,则非正觉。

【译文】

‘我作佛时,国中人天,皆得神足通,于一念间,遍行无量诸佛国。若不如是,则非正觉。’

【释义】

无所不能为神,无所障碍为通。我们的自性,吃饭穿衣,送往迎来,发明创造,无所不能。我们的自性,即是真神。我们的自性,见色闻声,起心动念,言行举止,无所障碍。我们的自性,即是真通。自性是真神,自性是真通。证得自性,契合自性,是名大神通。证得...

Read more

八、他心悉知愿


 

八、他心悉知愿

【原文】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得见他心智[1],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中众生心念者,不取正觉。’

【章旨】

悟道之人,了义无碍。若不如是,则非正觉。

【译文】

‘我作佛时,国中人天,皆得他心通,知一切众生心念。若不如是,则非正觉。’

【释义】

问:如何是他心智?

答曰:他心智,亦名他心通。所谓他心智,即清净智也。若心清净,则知一切众生心念而无障碍。知一切众生心念而无障碍,是名他心智,亦名他心通。

往生了净土的人,回归了自性的人,则一切自性众生的心念,悉皆了知,无有障碍。往生了净土的人...

Read more

七、天耳普闻愿


 

七、天耳普闻愿

【原文】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得天耳[1],下至闻百千亿那由他诸佛所说不悉受持者,不取正觉。’

【章旨】

悟道之人,闻无障碍。若不如是,则非正觉。

【译文】

‘我作佛时,国中人天,皆得天耳通,闻无量诸佛所说,悉皆受持。若不如是,则非正觉。’

【释义】

问:如何是天耳?

答曰:所谓天耳,不是在我们的两耳之外,又多出了一个听声音的耳,也不是开发出了特异功能,能够听到稀奇古怪、神奇玄妙的声音。

天耳者,清净耳也。若心清净,则耳清净。耳清净故,则闻一切声清净。闻一切声清净故,则闻一切声无障碍。...

Read more

六、天眼普见愿


 

六、天眼普见愿

【原文】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得天眼[1],下至见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章旨】

悟道之人,见无障碍。若不如是,则非正觉。

【译文】

‘我作佛时,国中人天,皆得天眼通,见无量诸佛国土。若不如是,则非正觉。’

【释义】

问:如何是天眼?

答曰:所谓天眼,不是在我们的两眼之外,又多出了一个看东西的眼,也不是开发出了特异功能,能够看到稀奇古怪、神奇玄妙的事。

天眼者,清净眼也。若心清净,则眼清净。眼清净故,则见一切色清净。见一切色清净故,则见一切色而无障碍。凡夫则不同,见一切色...

Read more

五、宿命智通愿


 

五、宿命智通愿

【原文】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识宿命[1],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2]诸劫事者,不取正觉。’

【章旨】

自性众生,悉皆了知。若不如是,则非正觉。

【译文】

‘我作佛时,国中人天,皆得宿命通,知无量劫事。若不如是,则非正觉。’

【释义】

一心含万相,万相唯一心。“百千亿那由他诸劫事”,也只是诸人妙明真心中的事。过去的事,现在的事,未来的事,皆是诸人妙明真心中的事。往生了净土的人,或曰回归了自性的人,此人的全身便是这个广大无边的妙明真心,此人的全身便是这个广大无边的十方净...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