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康的签证经历
两月前,王康受美国友人之邀打算去美国。于是准备好相关材料与戴前锋一起去成都的美领馆办签证。
接待他们的是一名女签证官。女签证官粗略翻了一下递上去的材料后大睁眼发问:
“你的固定工作及收入证明呢?”
王康当即回答:“没有,No。”几乎是斩钉切铁。
签证官又问:“你的银行存款证明?”
王康同样当即回答:“没...
作者文章归档:毛喻原
王康的签证经历
两月前,王康受美国友人之邀打算去美国。于是准备好相关材料与戴前锋一起去成都的美领馆办签证。
接待他们的是一名女签证官。女签证官粗略翻了一下递上去的材料后大睁眼发问:
“你的固定工作及收入证明呢?”
王康当即回答:“没有,No。”几乎是斩钉切铁。
签证官又问:“你的银行存款证明?”
王康同样当即回答:“没...
享受的最优化原则
那天去大栅栏书店,顺便买了一本舍恩堡的书,名叫《生活可以这么过》。据说是一篇反对极端物欲主义的宣言书,是让人拥有幸福生活的消费指南。
这本书果真没有让我失望,因为刚翻到第50页,我就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或者说思想。这个说法叫“最佳享受原则”。
按舍恩堡的说法,这个与幸福综量有关的最佳享受原则最先是由德国学者皮尔库尔提出来的。皮尔库尔认为,我们应该抑制享受的欲望。不仅感官上的享受要不得,而且还因为过分享受会受到内心...
强权的乱伦与个性的湮灭
弗洛姆在《健全的社会》一书中说:“人只要仍然同自然、母亲、部族保持着乱伦式的扎根关系,就无法发展自己的个性与理性,就仍然是为自然所俘获的无法自助的猎物。并且我们也很容易看到,只有那种建立在体验自己力量基础上的身份感才是有力量的,而一切以集团为基础的身份经验都会使人不能自立,从而使人虚弱。归根到底,只有当人达到理解现实的境地,他才能使这个世界成为人的世界。如果他生活在幻想中,他就绝不能改变产生幻想的条件……我们现在已经达到了个性化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充分发展了的成熟的个人,才能最有成效地...
神律、自律与他律
《存在的勇气》的作者保罗·蒂利希在他的《系统神学》一书中说:“神律可以说是一种整体的文化的特征,而且是一种解释历史的关键。”他认为,神律的文化理想绝不能在地上实现,因为人生存在异化之中,异化贯彻于一切的历史中。但是神律的文化可以在地上有部分的实现。这样的文化在地上是由于人的内在潜能为圣灵的驱动力所充满而得以实现。它给予生命的自律形式以力量、意志与方向。自律所描述的那种情况,是指这种社会情况与生活的超越来源和目的完全处于分离状态……他律表示的是把一种外来的法律强加于生活自律之上的结构,要求无条件地服...
两千亿一吸
有一个国家在吸大麻,吸文字、声音、影像、舞美的大麻。吸的结果自然是让吸之前本身就存在的那种幻觉更进一步的升级与放大。就像一个有长期吸毒史的蓑人一样,这个国家其精神平衡及维护的本能需求就对大麻产生了一种须臾不可分离的依赖。不仅是依赖,而且在维持心态虚假的平衡与对大麻需求的剂量之间就形成了一种水涨船高的递增关系。不是一般的算术递增,而是叠加的几何递增。即是说,内心被抽得愈空,精神与道德的水平堕落得愈厉害,吸大麻的频律愈高,规模愈盛,剂量愈大。就仿佛这个国家所有的N.B.感、自豪感、爽感、高感都是由吸这些大麻...
我还能祈求什么?
在这样的时代,我还能祈求什么呢?只求尽力维护我们生活第一次觉醒时内心中所产生的那种初衷。尽管一切依旧,维持原判,但我们的生活还是应增加其思考的深度和抵御的强度,确证一种风格,健全一种意志。不落入俗套,不汇入那股愚盲的洪流。
是啊,正如你所说:“凡信仰不再成为生活内容之基础的地方,人生除了否定的虚无之外便一无所有。”你很清楚,正是内在的一无所有,才导致了形式的花里胡哨。没有主弦,就吹奏繁复的插曲;没有主干,就滋生庞杂的侧枝。灯光,口号,烟火。
&...
这是什么地方?
这是什么地方?变态的比常态的多,无知的比有知的多,狂热的比冷静的多,有病的比没病的多,愚蠢的比聪明的多,糊涂的比清醒的多,偏激的比中庸的多,恼火的比不恼火的多,挑衅的比不挑衅的多,白刀比刮灰多,刮灰比活皮多,活皮比偏中多,偏中比排卦多;恶意比善意多,敌意比友意多,冷漠的比热和的多,下三路比上三路多,缩窄比宽阔多,禁锢比开放多,郁闷比舒展多,不自由比自由多,不自然比自然多,抽筋的比不抽筋的多。
仿佛这地方永远处于存在偏激的两端:要么绝对的天真幼稚,要么绝对的邪恶...
抢救的意识
你说你看不够这个世界,哪怕经历三十二个不眠之夜,用四十年的时间,每分钟都不停地思考,你也无法穷尽它无限丰富的内含。你说你必须尽力,就像阿涅丝第一次踏上那块新大陆,每天午夜后三点才睡下也无碍于事,第二天仍是一大早就起来。因为她觉得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好像住在一间着火的房子里,必得从一个房间跑到另一个房间,总想在最短时间里去抢救点什么出来。
我愿你每一天都那样奔跑,那样急切地行走,但仍有镇坐安静的时刻,与自己相处必要的岁月。为了赶上那辆最后的班车,你没有去埋怨道路...
第一章
1.在这个已存的世界上,语言的堕落和灾难,无论是神、人,还是睡着的图书馆壁柱上的石头都不能容忍。2.世界的诞生,或死亡;生命的蒙蔽或亮敞,这一切完全取决于语言的造型,取决于语言的神学达观和救赎倾向。3.语言是真正生命的开端;是成熟死亡的终止;是谜底,动因,变数;是门扉,中轴,媒介;是万有万象之聚合,重组和复解。4.语言是心灵的原题,灵魂形式的形式,神启原慧的内容;是人充分的期许,强烈的介入,是使意识和被意识之物得以成型的未现之“现”,未见之“见”,未知之“知”及其可能。5.它不是现实之物,而是实现之物,抑或就是实现本身,它实现未说出之物,未成形之物,未信任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