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目标,而非管理者目标
卜安洵
如果你是一位企业领导,想想自已是否习惯了以自己的目标为企业界定努力的方向?你会让企业有独立于你的利益之外的目标吗?尽管这并不意味着与你的个人利益冲突。
作者文章归档:卜安洵
企业目标,而非管理者目标
卜安洵
如果你是一位企业领导,想想自已是否习惯了以自己的目标为企业界定努力的方向?你会让企业有独立于你的利益之外的目标吗?尽管这并不意味着与你的个人利益冲突。
卜安洵
财富的竞争,本质上就成了时间的竞争。这样,另一种争夺开始了:占有他人的时间!如何才能获得他人时间?三种方式:一是采购,二是感召,三是强制。
占有他人时间,是管理的第一动机
卜安洵
所有生命体都有一种本能:吸取和转化外部能量。不同种群的本质区别,应该是关于能量吸收和转化的目标、途径、方法和结果的差异。而同一种群内部的不同个体,其差异也在于能量吸收、转化的能力和成果不一。
作为不同个体的人,我们在追求什么?自我利益的最大化。在这种内趋力作用下,首先会追求吸取和转化资源的个人优势,表现为更强的体能或更高的知识技能或更有...
作为不同管理模型下的第三个共同点,是他们都必须追求与相关方的利益制衡。
在一个管理系统中,有三种基本的利益体:委托方、管理者、被管理者。这三者中直观的关系是委托方制约管理者,管理者制约被管理者,这种显在的约束链下也隐含着反向的牵制。即被管理者牵制着管理者,而管理者也牵制着委托人。在似乎没有直接关系的“委托人”和“被管理者”之间呢?同样在表面的绝对支配力之下,也隐含着反向的约束性。三者之间这种隐秘的关系,构成了管理系统的内生性变革...
管理者的第二个共性因素,是都需要某种特殊的能力。
我们已经分析了君王、官僚、父母、师者和经理这五种管理者原型。我们简略地提示了他们之间的不同,但研究其共性,对把握“管理”的原理,更有助益。
为了分析经理的产生,我要稍微绕一个圈子。
师者:另一种特殊的管理者
家长(父母)把对子女的教育任务部分“外包”给师者。师者为什么能够,以及为什么愿意做这样一种“为他人子女作嫁衣”的工作?
家长:普遍而独特的管理者
很少人去想家长也是管理者。如果你已经为人父母,不妨想想每天消耗了相当精力的子女培养。或者你更年轻一点,那就很容易回忆父母在你的孩童时代如何管教于你。是的,家长,人人都会经受,也人人都会成为的管理者。
 ...
官员:专业管理者的涎生
一个国家,皇帝只有一个。由于他不可能真正代言天下人利益,他只能做出前文所述的三种选择。而“借助幕僚”的做法,可谓一举两得:一方面,他通过授权,分散了政治决策和社会治理的压力和风险,另一方面,他为民众中具备优异能力或天赋者开放了利益诉求的通道。从组织学的角度,幕僚和后来的官僚制度,使系统中不同个体的特质资源价值都有了一定的现实途径,是一种系统最优化的有益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