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卜安洵

中国成长型企业策略专家,5C理论创立者,有“中国成长型企业研究第一人”和“江南诸葛”之誉。

现任江苏大任管理咨询首席咨询师、南京大学国际商业模式研究院研究员、江苏新经营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江苏省创业辅导师、南京理工大学客座教授等职。

卜老师曾任知名企业集团总裁、IT公司CEO、房地产集团企业总裁助理、战略部部长等近十家大中型企业领导。并为信息科技、地产物流、机械制造、绿色农业、时尚消费、文化教育等产业多家知名企业担任管理顾问。

卜老师对中国市场及产业变革有着极深的洞察,对中国企业管理有着系统的研究。其智慧成果囊括企业组织变革、胜任能力、薪酬设计及KPI+BSC绩效考核体系、品牌、渠道、广告战略、流程重组及信息化、电子商务等各个方面。

企业目标,而非管理者目标


    企业目标,而非管理者目标

   卜安洵

      如果你是一位企业领导,想想自已是否习惯了以自己的目标为企业界定努力的方向?你会让企业有独立于你的利益之外的目标吗?尽管这并不意味着与你的个人利益冲突。

    在优秀的企业领导和真正的企业家之间,有最后一段台阶。就是跨过自我。跨过去分三步,一是自己与企业分开;二是将自己与企业的利益诉求分开,三是为企业确定独立的目标。在中国,而真正跨过这三步的企业家很少。因而中国市场中完全意义上的企业也...

Read more

占有他人时间的三种方式


      

占有他人时间的三种方式

卜安洵

       财富的竞争,本质上就成了时间的竞争。这样,另一种争夺开始了:占有他人的时间!如何才能获得他人时间?三种方式:一是采购,二是感召,三是强制。

       强制的方式往往存在于明显的强弱之间,包括个体之间(如玩伴间强壮对羸弱),或者阶层之间(如古代之奴隶主对奴隶);但依历史发展趋势,强制占有他人时间将既不合法,也不人道。

  ...

Read more

占有他人时间,是管理的第一动机


      占有他人时间,是管理的第一动机

卜安洵

       所有生命体都有一种本能:吸取和转化外部能量。不同种群的本质区别,应该是关于能量吸收和转化的目标、途径、方法和结果的差异。而同一种群内部的不同个体,其差异也在于能量吸收、转化的能力和成果不一。

       作为不同个体的人,我们在追求什么?自我利益的最大化。在这种内趋力作用下,首先会追求吸取和转化资源的个人优势,表现为更强的体能或更高的知识技能或更有...

Read more

管理者与相关方的利益制衡


        作为不同管理模型下的第三个共同点,是他们都必须追求与相关方的利益制衡。

      在一个管理系统中,有三种基本的利益体:委托方、管理者、被管理者。这三者中直观的关系是委托方制约管理者,管理者制约被管理者,这种显在的约束链下也隐含着反向的牵制。即被管理者牵制着管理者,而管理者也牵制着委托人。在似乎没有直接关系的“委托人”和“被管理者”之间呢?同样在表面的绝对支配力之下,也隐含着反向的约束性。三者之间这种隐秘的关系,构成了管理系统的内生性变革...

Read more

五种管理模型,各具特殊能力


 

    管理者的第二个共性因素,是都需要某种特殊的能力。

    君王受“天”的委托而统管人间,要求具备的能力最为特殊。笔者是凡夫,只能试加剖析,以为最基本的能力有此三项:一是威仪自呈的能力。简单地说,他必须先得像个君王,才能做成君王。像君王也是多方面的,如相(王者之相)、如形(王者之姿)、如气(王者之气)、如言(王者之言)。这方面既有天赋因素,也有后天磨励的因素。要找出原委,大概是先有胸怀天下的格局和气魄,后有率民摄众的势概和魅力。所以,威仪自呈的能力,本质是一种气势卓绝的禀赋。二是引...

Read more

管理者,一定要解决其合法性


 

我们已经分析了君王、官僚、父母、师者和经理这五种管理者原型。我们简略地提示了他们之间的不同,但研究其共性,对把握“管理”的原理,更有助益。

    我们发现,不同的管理者原型下,有三项共性,其中之一是:管理者一定要解决其合法性。

    君王作为管理者的资格是“上天”授予的,即君权神授。为了说得周圆,把特别的天灾人祸,视为上天对君王合法性的置疑。反抗者就是替天行道。所以君王即便以武功谋略获权,但总要找到一套“正命天子”证明。近代以后,君王...

Read more

管理者的第五个原型


 

     为了分析经理的产生,我要稍微绕一个圈子。

    从哲学的角度,人要面对两种矛盾:人作为类与其他存在(自然)的矛盾,人类内部的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矛盾。马克思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概念,来表述人在解决这两种矛盾时的卓有成效的努力。确实,人间财富都基于这两种价值:要么是面向对象的改造能力,要么是面向同伴的协作能力。因而支配人类行为的,也是这两类动机下冲突和磨合:是追求共同利益的最大化,还是追求个体利益的最大化?集权主义者说:只有首先维护共同利...

Read more

师者:另一种特殊的管理者


       师者:另一种特殊的管理者

       家长(父母)把对子女的教育任务部分“外包”给师者。师者为什么能够,以及为什么愿意做这样一种“为他人子女作嫁衣”的工作?

    且看第一个问题。师者(老师或师傅)的管理者资格也许是所有管理者中最“过硬”的。

    其一,师者在某种程度上,是“先知”。知识和...

Read more

家长:普遍而独特的管理者


家长:普遍而独特的管理者

       很少人去想家长也是管理者。如果你已经为人父母,不妨想想每天消耗了相当精力的子女培养。或者你更年轻一点,那就很容易回忆父母在你的孩童时代如何管教于你。是的,家长,人人都会经受,也人人都会成为的管理者。

    这是如此普遍却又如此独特的管理。管理者很少会从自身角度追求回报(人格心理学家可能争辩说,他们追求心灵的慰籍),被管理者更少去置疑对方管理自己的合法性。而管理的内容,则覆盖了对象的几乎全部需求。当然,管理过程中,也不会有第三方来监督和评价。

 ...

Read more

官员:专业管理者的涎生


官员:专业管理者的涎生

       一个国家,皇帝只有一个。由于他不可能真正代言天下人利益,他只能做出前文所述的三种选择。而“借助幕僚”的做法,可谓一举两得:一方面,他通过授权,分散了政治决策和社会治理的压力和风险,另一方面,他为民众中具备优异能力或天赋者开放了利益诉求的通道。从组织学的角度,幕僚和后来的官僚制度,使系统中不同个体的特质资源价值都有了一定的现实途径,是一种系统最优化的有益方式。

    第一拨官员是与皇帝一起出生入死,打天下或治天下的人。一般是直系亲属或...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