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高乾源

高乾源,蝶客网(http://www.dieke.cn)创始人,CEO。著名易学专家,书法家,诗人。已出版《简易管理》、《企业的变革》等著作。最近新著《易经国学》和《诗经美学》等等。

诗经美学(选)爱来纯粹心灵/诗经-关雎-心体(二)


这是“公子多情,女儿薄命”。世上的多情女儿多,而多情男子少,碰上了就是个稀罕物。多情男子的深情倾诉,便能歌咏起爱情的诗篇。山谷中鸟鸣“咕咕”,这种声音是独特的求爱的信号。这种声音是雄雎鸠向雌雎鸠的挑逗和诱惑。相当于我们人话“妹妹大胆地跟我走吧!”。

雎鸠解为鱼鹰不美且丑,然而雌雄能够终生厮守,概说它是有忠贞信念的生命,心美大于形美;若为黄莺、唱时“既铿锵又婉转”。铿锵是为捍卫领地,婉转者又是“唱给产卵、育雏的雌鸟听的”。婉转又铿锵的声调是爱的不息咏唱。我曾有诗一首赞颂昆曲名家李佩红的演唱。“亢鸣南雁行,婉爱费精神;含章锁麟囊,独自莫悲伤。”歌唱艺术也象法了爱情的精神。

关于美的第一...

Read more

诗经美学(选)爱来纯粹心灵/诗经-关雎-心体(一)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只此一句尚有人回忆,其余远人远矣。

 

《关雎》记录的是君子淑女之间的爱恋,是天地之间最朴正的爱恋,其中蕴萃世间万象之间的大美。所谓纯正的生命的态度必是刚健、纯净和升进。君子淑女之间的爱情是来纯粹我们的心灵的,就像用悲剧来纯粹美。宛如芙蓉花破水而出,是刚健、明净和升进的礼赞。刚健者言虽然我们爱美的生命,但是我们无需祈求于爱情,爱我者当爱我的生命和灵魂。明净者言真的爱情的结果便是明净,在爱之时感受的是忘我,在爱之后也不觉得污秽,明澈之中蕴含的便只是对美好的向往。升进者言爱情能使人的情感上升到新境界,或者最真地看到自己的感...

Read more

诗经美学(选)爱来纯粹心灵/诗经-关雎-心体(三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这种痛苦的状态,《诗经·泽陂》诗写得更深切:“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寤寐无为,中心悁悁”。“寤寐无为,辗转伏枕。”这首诗中泪流渐去,然而伤情却渐入心中。

下一句:“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美好的姑娘在河中驾舟采集荇菜。荇菜参差不齐,随河水左右摇摆,美丽的姑娘,你轻盈俏丽地辗转身姿,左右采集着它。只有深切地爱恋才会如此细心地观察。她的一笑一颦都让你为之心动。真美原来只在记忆中。

中国的文字却有大妙之处,一般的女儿不知晓。譬如清水人人知它能饮用,但不觉美容之前需用清泉拂面。文字以为只可以载道,却不知文字也有美容的功效。人的多数的美发于人的情神...

Read more

诗经美学:情和性的距离到底有多远/东方之日-性爱一


古代圣贤避而不谈性,然而此主题直比死生之大,凡世间人少有不困惑于此的。性是人类社会中最具有玄机的事物,在《圣经》那里自从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以后,人类的命运就完全不同,人便从纯粹的、纯美的精神世纪中活跃出来,而也正是禁果的甜蜜,让两性关系存在了一种微妙的依存。

东方之日
东方之日兮,彼姝者子,在我室兮。在我室兮,履我即兮。
东方之月兮,彼姝者子,在我闼兮。在我闼兮,履我发兮。

【注释】
   01、姝子:美丽的女子。
   02、履:踏,或说同蹑,放轻(脚步)踩。
   03、即:第的假借字,席子,古人无病不支床,平时在地上铺席,坐卧其上;一说为就,亲近、跟随、顺从。履即是周以前的原始宗教形态...

Read more

诗经美学:情和性的距离到底有多远/东方之日-性爱二


《诗经·草虫》是以女子的声气写的。女性在婚媾之前,忐忑不安。心跳如蚱蜢跳跃,似心惊而乍动。此是诗之起兴之发,与其说是比,以心跳比虫跳;莫如说是兴,草虫之鸣、蚱蜢之跳正是内心不安的象征。由人心思动而引发对物候的感应。草虫又是性交时女性性器的感受,微微跳动、微微发麻。“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尤其此时的不安正隐藏着隐秘的性心理。人的不安莫过于偷心的不安,尤其之于未谙春情的少女,在见到情郎之前,她有一种对命运无可安排的困惑、所谓“未见君子,忧心忡忡”,“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也有一份热烈的渴望,对于新娘而言她不知未来的他是美是丑,未来的生活是贫...

Read more

林嘉祥,你在古代是个什么罪?


林嘉祥猥亵女孩案,就要被“淹”了,被千百万人的唾沫给淹了,也在无罪的判定的一声叹息中被“淹”了。千百万的民意淹不了一个高官,一个无罪的判定却淹了千百万个民意。
我不知道这个时候谁在流泪,谁在暗笑?
我不知道这个时候他们为何笑,为何流泪?
我倒要问问林嘉祥在古代是个什么罪?
流放、押监、刺字、昭告天下还是无罪?为什么古代尚且有民意不可违?
为什么这民意中没有来自代表文化公信力的政府权利机关的道德审判?
为什么不立体的看看这个人,我们就是为了不要冤枉他,也要让我们老百姓知道他过去是个什么人!



Read more

诗经美学选:合于造化的邂逅/野有蔓草-一见钟情(一


《易经》中说,咸速而恒长。男女之间的感应和爱恋是瞬间可以产生出来的。这是当代人不敢确认的。当代人体察不到自己的生命渴求,却有无数方程式等着解构情感。这其中一个变量就是时间吧。存一份疑而失一份真。席慕蓉在《印記》中言:“不要因为也许会改变,就不肯那句美丽的誓言,不要因为也许会分离,就不敢求一次倾心的相遇。”

李商隐有首诗无题》“身凤双飞翼,心有犀一通。”一见之间就愿意化作彩蝶随他飞去,只恨自己不能平白生出双翅。眉宇之间,言表之下,尽是含着月意风期。青春版《牡丹亭》的制片人白先勇说了他选演员的一个经验,他说自己选了沈丰英演杜丽娘其实标准很简单,就是看她的眼角,她的眼角之间蕴含...

Read more

诗经美学:青年特有的俊赏而明净的态度—隐逸(一)


杜郎(即唐时诗人)俊赏,据说杜牧是其母梦白驹之后而生的,他的整个生命都与精神态度纠缠在了一起…。

 

音乐是傍妆台。

 

小雅祁父之什第二

皎皎白驹,食我场苗。絷之维之,以永今朝。所谓伊人,于焉逍遥?
  皎皎白驹,食我场藿。絷之维之,以永今夕。所谓伊人,于焉嘉客?
  

皎皎白驹,贲然来思。尔公尔侯,逸豫无期。慎尔优游,勉尔遁思。
  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

 

 [注释]

01、皎皎:诗经《月出》有“月出皎兮”,白而润也。白马之恋古已有之。

02、絷(直zhí):绊马两足。维:用绳一头系马...

Read more

诗经美学:青年特有的俊赏而明净的态度/白驹(二)


宋代诗人刘铉有《乌夜啼》一首:“垂杨影里残红。甚匆匆。只有榴花、全不怨东风。暮雨急。晓鸦湿。绿玲珑。比似茜裙初染、一般同。”“全不怨东风”一句逍遥,该怨而不怨,出离者力足。在这里正是所谓真正的儒家风骨或者风神。他的观瞻已经出离了形体之美,而进入了精神之美观瞻的深层洞见。

通常说这首诗是以美人花草比喻良臣吉士的典范,又说这是隐逸诗的鼻祖。诗中把现世的眷恋,隐世的高洁对比着呈现。由男女情而入他情,情也容易理解。据说这首诗描写的是周武王惜别箕子的情形,箕子是两周之前的人格偶像,易曰:“箕子之明夷”,说他为了保护自己高洁的品格而隐逸在今天朝鲜所在的地方,并成为那里人的远祖。隐逸是一个极大的美...

Read more

鲁迅是个语言贩子


鲁迅是个语言贩子

为什么我们的文学比比不了我们的祖先了,还不是这些双声词太多给闹的,本来单声词就足以表情达意,却要变成双声字,诗词、格律失去了他原有的母体语言形式,因而不久也就死了,日本人害中国人是从骨子里的,我们现在居然还盲目崇拜合成词,我们何其愚呀!其中鲁迅就是一个语言贩子,把日本人的破烂给搬来了(待续)。

有网有郝吉林在其博客中证明: 

值得一提的是,近代有不少词汇是先由日本根据中国经典造出来,又输入回中国,因为都是汉字组成,我们并没有把它们作为“外来语”,甚至有人误认为是“汉语固有词汇”,其实这是误会。例如,日常用惯的下列词汇,就是日本人首先造出来的:

  白夜、...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