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书九宫数,1到9共九个数字,对应后天八卦之卦数与中宫。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宫五,乾六,兑七,艮八,离九。先圣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发现除了与地球轨道相对位置变化不大的太阳和月球外,对地球起主导性影响的,是五大行星的相对轨道变化。
水星、金星、火星体量比较小,根据万有引力原理,发挥的影响不那么大,木星和土星体量最大,影响最大。
木星和土星每二十年交会一次,地球上总会发生些大的变化, 古人洞悉这一天机,以一百八十年作为一个正元,每一正元包括三个元,即上元、中元、下元;每元六十年,再分为三个运,每运为二十年,即上元是一运、二运、三运,中元是四运、五运、六运,下元是七运、...
作者文章归档:陈广亮

无私,故能成其私
韬光章第七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
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耶?
故能成其私。
这一章是相对比较容易理解的,只是理不通顺整篇道德五千言的行文逻辑、代入不了道衍万有而天人一体的立足高度与观察视野,也就会停留在看看而已,很难落于践行。
前三章确立体道方法、依道养身、以道安民三纲领,第四章讲道本体无极状态之特性,第五章讲因这种特性而最佳的致用方式——无私虚中而用,第六章接着讲道体虚用所显现的无极与太极交互转化之象。
...
为学之本旨与大要
子夏曰:
“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夏,姬姓,卜氏,名商,字子夏,也被尊称为卜子,孔门十哲之一,以“文学”著称,曾为莒父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便是其提出的。
孔子离世后,孔门乱了阵子,子夏便前往魏国西河郡教学育人,曾收李悝、吴起为弟子,后被魏文侯尊为师傅。
子夏这句话,主要是从夫妻、父子、君臣、朋友这四种主要的人伦关系方面,讲修学的基本着眼点与验证处。
子夏这样...
戒定慧与交通规则
佛入灭前,留有遗训:
佛在世时,以佛为师;佛入灭后,以戒为师。
所以,不学交规不开车,不懂戒律不修行。
历代祖师都讲,定慧等持,止观双运,一切境况下心如止水就是定,心如止水了就自然照见真相了,观照无碍就是慧,定中生慧,定慧不离。
所以好的心理素质,是优秀驾驶员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反应速度与应变能力才能得到良好的发挥。
因而,心理素质不过硬、应变能力不达标,不是合格驾驶员,定力不好、慧照不足,不是真修行。
交通规则,就是不管你理不理解内核,先死记硬背、严格遵守就行了。
还在羊肠小道或者死胡同里,要理解...
中国文化玄之又玄之关窍
无源章讲了道之本体无极状态的特性,虚用章接着讲了基于这种特性而效法天地圣人,明智地虚中无私而致用。
接下来的这成象章,便是更具体的讲这种虚中致用的原理与方法。
这章很短,但谷神、玄牝、天地根,都是不容易理解、很容易误解的。
幸好,之前讲过,《道德经》是道祖老子写的文意通贯的一篇文章,我们可以从整体的文意与前后对应处,参互着帮助理解。无源章讲道体,虚用章讲契合于道体无极层面的致用方式,这成象章是谁成的像,这不死的谷神是什么,就很清楚了,只有作为一切本源的无极道体、原始祖炁、不生不灭的佛性,符合要求。
后面的第二十五章,叫象元章,也是讲象的...
内圣外王之根基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在讲了勤学、重本、观人之法、自省之法、治国之纲之后,接下来这句讲修学的具体本末次第。
这句话被清代著名学者与教育家李毓秀依托为纲领,作了数百字的三言韵文《训蒙文》,后改名为《弟子规》,因言语浅近、参照性强,面世以来影响深远。近世以来,虽渐有拘泥害灵之痹,却不掩其思想与参照价值。
作为弟子,入处家庭,则当善事父母、尽为人子女之敬顺孝道;出在宗族乡邻,则当善事兄长,尽弟与妹为幼之恭敬悌道。
日常饮食、作息、行止之间,不论事之大小,必谨严自律、慎始...
关注觉性根本
云何梵 云何得长寿,金刚不坏身。
复以何因缘,得大坚固力。
云何于此经,究竟到彼岸。
愿佛开微密,广为众生说。
妙行无住分第四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
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何以故?
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
中西教育的阶段性类比与差异
其实不是学习阶段有什么差异,只是划分的区别。
幼儿阶段,中国叫蒙学,不过基本的启蒙主要是父母长辈做的,入私塾后只是做个收尾。
这个懵懂阶段,能保持到七八岁,是孩子天大的福气。
后天思维开启,进入履小节、学小艺的小学实用技能学习阶段,跟当下初步认知世界的小学是一样的,不过一个是以太极阴阳五行架构的,一个是以原子分子架构的。
古人的大学,履大节、学大艺,相当于现在的中学,只是古人是格物致知、齐家治国,西方是物理化学、历史政治。
学得好的,古人是进入太学,翰林院、国子监,不然就拜师、参学,西方是学院、专业、导师罢了。
...
吸烟与春季养生
《黄帝内经》讲: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
春三月木旺,天地气生,欲安其神,当泽及群刍,恩沾庶类,无竭川泽,勿漉陂塘,勿伤萌芽,好生勿杀,以合太清,以合天地生育之气。正、二月,宜夜卧早起,三月宜早卧早起。卧宜头向东方,乘生气也。
肝木味酸,木能胜土,土属脾主甘,当春之时,食味宜减酸以免肝过旺、增甘以免脾过弱,减木之克而增脾之养,以养春时最弱之脾气。 季节上有不同,月上有差异,日上亦有特别,一日又是循环。
年...
虚空灵明之妙用
虚用章第五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曲,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前三章讲了修道与致用的纲领,第四章讲了道之本体的特性,这第五章紧接着就讲,基于道之本体的特性,致用的总原则——虚心、无为而用。
现代人的误解,主要产生于对“刍狗”这个东西的认知与定义上。
刍狗,是古人祭祀时用草扎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