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吕品田

.

吴哥写生感言


吴哥写生感言


 

  

     吕品田  柬埔寨·红色的记忆布面油彩  120×90cm  2008

 

    能参加中国油画学会组织的赴吴哥写生活动,我非常愉快。
  对我来说,这是一次圆梦之旅。读中学起,心中就守着一个梦:开车越野,当个浪迹天涯的风景画家。读大学的那几年里,不曾间断地利用课余时间到户外写生,虽然这和我的画家梦有很大的距离,但也很满足了,因为毕竟还有机会画画。可是,出了校门,情况有了变化。先是在轻工业部从事全国工艺美术生产管理,这工作...

Read more

永远的导师——写在恩师朝闻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


永远的导师——写在恩师朝闻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

    

     2009年4月18日,是朝闻先生诞辰100周年的日子。在走近这个日子的时刻,我百感交集,思绪万千——
  我不由想起了2004年11月11日深夜。在那个寒冷的冬夜,在23时10分那个寒冷的时刻,恩师溘然长逝。那天,我随大陆艺术家代表团还在台北访问。翌日接到先生与世长辞的噩耗,如晴空惊雷,瞬时脑子一片空白……我实在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匆匆回到北京,无情的事实让我如坠冰渊,觉得那个刚刚到来的冬天寒冷异常。还记得,11月23日,举行追悼会的那...

Read more

民族复兴之路——美术交流60年


美术交流60年

  在迎来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透过“民族复兴之路”的学术视角,审视新中国美术发展史,最能表达我们慨当以慷的祖国情怀。
  60年的光阴,相对于漫漫数千年的民族文明历史,宛如“弹指一挥间”。但在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历史上,这60年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时间质量。这质量可以解读为中国的现代化变革,更可以解读为中华民族追求复兴目标的卓绝努力及其卓然成就。沿着民族复兴的路向,合着国家成长的节律,跋涉60年的美术事业蔚为大观。
  美术交流,是20世纪中国文化领域的一个关键词。要是没有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或外来影响,新中国美术的发展格局和形态面貌就不会是目前的样子。回顾这60年的历史,...

Read more

民族复兴之路——美术研究60年


美术研究60年    

    鸦片战争之后的中国,经历了深刻的社会变革。现代化,作为贯穿其间的历史主题,始终寄寓着中国人的民族复兴之志,也构成新中国历史的一种整体性。
  新中国60年的美术研究,其取向一直切合着社会变革的历史脉动,是以“中国现代美术理论”的发生、发展和演化所构成的一种现代化美术理论形态。其颖异性由“美术”地看待社会生活的特别视角直接地表现着,相对于中国古典形态来说,这种视角是不可能专门化的。从20世纪中叶到21世纪的今天,包括美术史、美术理论和美术批评在内的整个美术研究,其研究主体、价值观念、思维...

Read more

民族复兴之路——美术创作60年


美术创作60年

     民族复兴是贯穿新中国历史的宏伟社会理想和实践目标,也是把握新中国美术创作的宏观历史视角和价值依据。
     新中国60年相继开展的一系列国家社会实践,包括政治实践、经济实践和文化实践,历史地赋予民族复兴以实在具体的价值阐释和切实可感的现实形态。伴随这一历程的美术创作,不仅在动机、手法、内容、形式和风格等诸多美学范畴,以动态的丰富性应和国家意志与国民心志,艺术地呈现民族复兴诉求的宏大叙事或悠然情怀;而且随顺新中国社会实践主题的转换,整体地介入追求民族复兴目标的国家政治实践、经济实...

Read more

民族复兴之路——美术教育60年


美术教育60年    

    中华文化素以人性发扬为经邦治世的根本,重视以美术陶养、化育止于至善的君子人格。新中国的大众美术教育,以现代化方式和形态延续了这种以人为本的教化传统。
  新中国前30年,出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热切政治诉求,美术事业为国家意识形态所整饬。其时的美术以凸显政治主题的高度同一性,指向包括艺术家本身的全体国民,以期重塑切合国家政治实践需要的国民性。其时各个门类、各种体裁的美术作品,无论高雅样式的还是通俗样式的,无论属于艺术家的专业创作还是属于工农兵的业余创作,都殊途同归地担当着...

Read more

核心价值观: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


核心价值观: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
——以美术价值观为例


  在“全球化”历史语境中,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强大,一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除需要建立多元化的文化对话机制之外,更需要建构一元化的文化核心价值体系。这种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对外可以确立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形象,构成国际文化对话、交流、互动的坚实基础,强化中国影响世界的文化力量以及导向性;对内可以实现不同社会阶层或利益群体间的相互认同,消解利益分配中可能形成的价值观的分化与对立,从而确立全社会普遍推崇和信守的文化理念,实现对中华文化精神的集体认同。
  建设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在于建设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作为...

Read more

三十年国画创作问题刍议


三十年国画创作问题刍议


  改革开放的宽松社会环境给艺术领域的各种价值诉求提供了条件和机会,艺术家的探索热情和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激发。三十年来,包括山水、花鸟、人物三大分科的国画创作,一方面日益重视自身的美学规范和艺术规律,更加突显自身的文化品格和审美价值;一方面不断顺应社会和个体的审美需要,从现实生活和世界艺术经验中汲取推陈出新的资源和灵感,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进入新世纪,国家重视民族文化建设,加上市场经济热情惠顾,国画创作更为活跃和繁荣。因背负“传统”而曾经备受磨难的国画艺术,如今非但没有落入穷途末路,反而日渐壮大,成为主导当代中国艺术主流趋势的重要力量。
  ...

Read more

评价标准的形成取决于美术评价实践


评价标准的形成取决于美术评价实践

  评价体系是由一系列与价值评价相关的制度、方法、标准以及主体等构成的有机整体。当代中国美术评价体系的构建,势必涉及这诸多的环节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
  在价值评价活动中,评价标准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出于评价标准的不同,同一价值客体会引出不同的评价。对价值评价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评价标准,是评价体系的核心的环节。构建美术评价体系,一定评价标准的形成堪称关键。在既定的社会情境中,人们需要以社会化的价值评价来正确地认识、把握和利用美术价值,而美术价值评价的社会化则取决于一定评价标准的社会化。作为价值评价正确性的来源,美术评价标准的社会化意味着这种评价标准既反映...

Read more

需要构建一元化的美术核心价值体系


需要构建一元化的美术核心价值体系

 

  今年的春节来得真早!熊市阴霾还未散去,牛年壮气这就扑面而来。恭祝读者朋友新年鸿运!
    岁首春开是耕作时节的启端,美术界也该筹划“春耕”事宜了。针对国家文化事业“两大一新”的瑰丽蓝图,建设当代中国美术核心价值体系的工作可比春耕之举,有着“一年之计在于春”的紧要性。眼下当先要做备耕性的基础工作,即如构建美术评价体系。
  在价值哲学中,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的意义,价值观则是主体对价值的基本看法和基本观点。价值体系可谓价值观的体系,是由价值目标、价值标准、价值规范、价值取向等一系列价值观念所构成的整饬系统...

Read more